Search

The Invisible Life of Euridice Gusmao 被遺忘的人生 (Kari...

  • Share this:

The Invisible Life of Euridice Gusmao 被遺忘的人生 (Karim Aïnouz, 2019) Country:Brazil
Score:7.5/10
巴西-阿爾及利亞導演Karim Aïnouz獲得 2019 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大獎,講述了在父權社會中奮力活出自己樣貌的女性寓言。電影雖然改編自巴西作家Martha Batalha的同名小說,但導演加入了他母親與自身的生命經驗,背景設定在1950年代的巴西里約熱內盧,關於女性之間的情誼與生命韌性、父權的暴力與壓迫,關於遺落、失去、愛,以及被傳統壓迫、時代錯過之未竟夢想的故事。那是男性掌握一切權力的時代,女性只能隱身於家戶之中,在家從父,出嫁從夫,沒有自我,更遑論夢想。當姐姐Guida為愛私奔,未婚懷孕回到家中,父親盛怒之下將她趕出門,一旁的母親雖然心如刀割卻不敢吭聲,明知姐妹依戀深情,卻至死都不敢讓兩人相見。而進入婚姻的妹妹Eurídice,更是喪失對身體的自主權,成為鋼琴家的夢想、懷孕與否,都不是她能決定的事情,父權社會向來只將她的音樂專才視為一種怡情養性、娛樂賓客的工具,夢想就僅是在腦海中的裝飾音,認真不得,一句 “When I play, I disappear.” 是多麽心酸低微的企求與呐喊, 急急把自己從現實中的不堪抹去,隱身幻想中。而姐姐Guida為了奪回自己身心靈的主權,與家人斷絕聯繫,此生再也見不到心愛的妹妹,獨自撫養兒子,以一股傲氣跟父權社會拚搏。片中處處體現父親、丈夫對女兒、妻子的處處限制與壓迫,訴説父權社會的形成,絕非是單一個人所造成,其得以延續,乃是許多個體在一次又一次的隱忍、姑息、允許、反覆操演中完成的。整部電影的敘事核心,絕對是兩姊妹間橫跨半世紀的思念與愛,面對殘酷生命的堅韌不移與咬牙撐住,特別是那一封封寫給彼此,卻終究來不及送達對方手上的信箋,導演透過兩位女主角以旁白的方式穿插在電影的不同橋段,標誌著她們生命的不同階段,也意味著時間的推移。這是一部循著角色生命階段線性敘事的電影,有親情、家庭倫理、婚姻生活、家庭中的爭執、死亡等,讓人感受到人生如戲,起承轉合,一氣呵成,看完唏噓不已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國際專業領隊,社大講師,客製國內外七大洲行程,歡迎演講/口譯邀約!International tour leader & Taiwan guide, lecturer, and interpreter. Welcome the request for your next customized trip!
View all posts